39、周公东征平三监

“周公将不利于孺子!”

这恶毒的流言,如同一条冰冷的毒蛇,在丰镐二京的宫墙巷陌间迅速游走,将其毒液注入每一个听闻者的心中。它源自摄政王周公旦的兄长——管叔鲜与蔡叔度之口,精准地利用了人们对权臣的天然恐惧,将周公那颗为社稷燃烧的赤诚之心,涂抹成了觊觎王位的野心。朝堂之上,昔日坚定的目光开始闪烁;诸侯之间,本已归附的诚意再生狐疑。初生的周王朝,在武王逝世的余痛中,迎来了第一场严峻的内部分裂危机。

然而,这致命的流言,仅仅是冰山一角。潜伏在殷地的武庚,这位一直被“三监”制度严密看管的前朝余孽,从这兄弟阋墙的裂痕中,看到了殷商复辟的绝佳曙光。他秘密遣使,与心怀怨望的管叔、蔡叔勾结在一起。一场背叛家族与王朝的政治交易在暗处达成:管蔡为武庚提供起兵的便利与默许,而武庚则许诺在成功后给予他们更大的权柄。不仅如此,他们更煽动了对周人统治本就心怀不满的东方庞大势力——徐、奄、熊盈等部落。一时间,以管叔、蔡叔、武庚为核心,联合东方诸国的反周联盟,正式形成,烽火在东方熊熊燃起。“三监”之制,这本是武王用以屏藩周室的巧妙设计,此刻却成了叛乱的核心策源地,这是何等的讽刺与危机!

消息传回镐京,举朝震惊。空气仿佛凝固,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。一些贵族甚至主张妥协,认为叛乱势力太大,不如承认东方自治。在这生死存亡之际,周公旦展现出了他作为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超凡定力与魄力。他知道,任何犹豫和退缩,都意味着周王朝的崩溃。

他首先要做的,是稳固内部,统一思想。他深知,太公望和召公奭的态度至关重要。尤其是召公,对摄政之事亦心存疑虑。周公亲自拜访二人,在宗庙之前,他或许指着历代先王的牌位,慷慨陈词,其声悲愤而恳切:“我之所以不避嫌疑而摄政,是害怕天下叛离周室,无法向我们伟大的先王太王、王季、文王交代!三位先王为天下忧劳已久,直到今天才初步成功。武王早逝,成王年幼,为了完成周朝的大业,我不得不这样做啊!“

他声泪俱下,赤诚可见。这番推心置腹的表白,终于消除了太公和召公的疑虑,赢得了他们的全力支持,凝聚了核心统治层的意志。

内部稳固后,周公毅然决然,决定武力东征。这并非一场轻松的讨逆,而是一场关乎王朝存亡的远征。在出师前的誓师大会上,面对那些仍对艰苦战争心存畏惧的贵族和士卒,周公发布了著名的《大诰》。他不再仅仅是温文尔雅的摄政王,而是化身为意志坚定的统帅。他驳斥了畏难退缩的言论,反复强调这是遵循文王的遗志,是完成武王未竟的事业,是上天授予的庄严使命。他将平定叛乱提升到了“继承上天明确的命令”的高度,赋予了东征无与伦比的合法性与神圣性。

大军终于开拔。这是一条充满荆棘与血火的征程。根据零星的史料与《诗经》中的篇章,我们可以想见东征的艰苦卓绝。战争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持续了整整三年

第一阶段的战斗,核心目标是拔除叛乱祸根,清算内部。 周公主力直扑殷商故地。战斗异常惨烈,“破斧缺斨”的景象成为常态,士兵们的战斧和武器都在激烈的搏杀中破损。在周军强大的攻势和正义旗帜下,叛军内部或许发生了分化。最终,武庚兵败被杀,这个殷商复辟的象征被彻底铲除。首恶管叔鲜,作为叛乱的发起者,也未能逃脱身首异处的下场。而参与叛乱但罪责稍轻的蔡叔度,则被革职流放。曾经作为监视者的“三监”体系,被自己点燃的叛乱之火彻底焚毁。

第二阶段,是更为漫长和艰苦的平定东方诸国。 武庚虽死,但被煽动起来的徐、奄、蒲姑等东方方国和部落,凭借其深厚的根基和险要的地形,进行了顽强的抵抗。周公、太公、召公等人可能分路进击,逐个击破。《孟子》有云:“周公相武王,诛纣伐奄,三年讨其君。” 可见对奄国的战争是东征中关键且艰难的一役。周军的斧钺指向哪里,哪里的城邑便可能化为焦土,其君主被驱赶或诛杀。最终,强大的奄国被征服,其君主被迁往薄姑;其他的熊盈、徐夷等部族也相继臣服。

第三阶段,是战争后的政治重建与秩序整合。 平定叛乱并非最终目的,如何防止叛乱再生,巩固周室在东方的统治,才是周公思考的重点。他采取了一系列极其高明的措施:

  1. 徙民分治,瓦解旧势力: 他将殷商遗民中的顽固分子强制迁徙,分散安置。同时,封微子启于宋,让他管理部分愿意臣服的殷商遗民,延续殷祀。这一手既体现了怀柔,又分化了殷遗民的力量。
  2. 建立新的战略支柱: 他将殷商故地及剩下的主要殷民封给最小的弟弟康叔封,建立卫国。卫国疆域辽阔,兵力雄厚,成为镇守东方、取代“三监”职能的最重要诸侯。周公还亲自作《康诰》、《酒诰》、《梓材》等文告,告诫康叔如何“明德慎罚”,治理殷民。
  3. 营建东都,强化控制: 或许正是在东征过程中,周公深切感受到了镐京偏于西陲,难以有效控制东方。于是,一个宏伟的计划在他心中诞生——在“天下之中”的伊洛地区营建新的都城洛邑(成周)。这将作为周朝在东方的政治、军事中心,如同一把利剑,直指东方不稳之地。

历时三载,烽火渐熄。当周公班师回朝时,他带回的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辉煌胜利,更是一个真正巩固的、疆域空前广阔的周王朝。东征平叛,是周朝立国过程中仅次于牧野之战的决定性战役。它彻底粉碎了殷商复辟的梦想,将周的统治力真正延伸至东海之滨,奠定了周朝八百年基业的东方版图。而周公,以其在危难时刻的力挽狂澜,也由此完成了从摄政王到王朝巩固者的伟大蜕变,其功绩,光耀千古。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