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、鹿台悲歌:殷商王朝的覆灭

武丁死后,商朝逐渐走向衰落。祖庚、祖甲、廪辛、康丁相继继位,一代不如一代。祖甲荒淫无道,首创”淫乐”之制;康丁昏庸无能,大权旁落。到武乙继位时,商朝已经衰微不堪。武乙更是个狂妄自大的君主,他制作木偶称之为”天神”,与之博戏,命令臣下代走博棋,若天神输了就加以侮辱。还用皮囊盛血,悬挂高处,仰面射之,名为”射天”。最终武乙在黄河与渭水之间狩猎时,遭雷击而死,时人认为是其亵渎天神所致。

武乙之后,太丁、帝乙相继继位。帝乙时,商朝国势更加衰弱。西北的周族在季历的领导下日益强大,东方的夷族也时常叛乱。帝乙为缓和与周族的关系,将妹妹嫁给季历,但这并未能阻止周族的崛起。帝乙死后,其子辛继位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商纣王。

纣王天资聪颖,才力过人。然而这些优秀品质却被他用在邪路上。他拒绝纳谏,文过饰非,以才能轻视臣下,以声威压制天下。纣王继位后,大兴土木,建造鹿台。这座宫殿绵延数里,高千尺,耗费无数人力物力。他还扩建沙丘苑台,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。

纣王宠爱妲己,唯妲己之言是从。他让乐师师涓创作新的靡靡之音,编演北里之舞。为充实鹿台的钱库和巨桥的粮仓,加重赋税,横征暴敛。更令人发指的是,他发明了炮烙之刑,在铜柱上涂油,下置炭火,令犯人在上面行走,跌落火中而死。纣王与妲己常以此取乐。

纣王任命西伯昌、九侯、鄂侯为三公。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,献给纣王。但她不喜淫乐,纣王大怒,将其杀死,还把九侯剁成肉酱。鄂侯为此强争,也被处死,制成肉干。西伯昌听闻后暗自叹息,被崇侯虎告密,囚禁在羑里。后来西伯的臣下闳夭等人,求得美女、珍宝和良马献给纣王,纣王才释放西伯。

西伯归国后,暗修德政,诸侯多叛纣往归西伯。纣王的重臣王子比干极力劝谏,纣王竟说:”吾闻圣人心有七窍。”命人剖比干观其心。箕子恐惧,佯狂为奴,仍被囚禁。太师疵、少师彊见国势已去,携祭器投奔周国。此时的商朝,已是众叛亲离。

与此同时,西伯昌(即周文王)在周原励精图治。他推行仁政,敬老爱幼,礼贤下士。许多贤能之士如太颠、闳夭、散宜生等纷纷投奔。文王还通过调解虞、芮两国的争端,树立了威信,诸侯都称其为”受命之君”。文王在位五十年,为伐商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文王死后,其子发继位,是为周武王。武王继位后,继续积蓄力量。他任命姜尚为军师,周公旦为辅政,召公奭、毕公高为左右手。经过充分准备,武王在即位第九年东征,观兵盟津。不期而会的诸侯有八百之多,都说:”可以伐纣了。”但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,遂还师。

又过了两年,纣王的暴政变本加厉。他杀害叔父比干,囚禁箕子,连徽子启也被迫出走。商朝统治集团分崩离析,百姓怨声载道。武王见时机成熟,遂率兵车三百乘,虎贲三千人,甲士四万五千人,联合各方诸侯,大举伐商。

周军渡过黄河,直逼商都朝歌。纣王发兵七十万迎战,双方在牧野展开决战。然而商军虽众,却无战心。前线士兵反而倒戈相向,引导周军进攻。纣王见大势已去,逃回鹿台,穿上宝玉衣,投入火中自焚而死。

武王率军进入朝歌,百姓夹道欢迎。武王斩纣头悬于大白之旗,处死妲己,释放箕子,整修比干之墓,表彰商容之闾。为安抚商朝遗民,武王封纣子武庚于殷地,令其继续祭祀商朝先祖。同时设立管叔、蔡叔、霍叔为”三监”,监视武庚。

然而武王灭商后不久便去世,其子成王年幼,由周公旦摄政。管叔、蔡叔散布流言,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。武庚见有机可乘,便联合管叔、蔡叔发动叛乱。周公旦毅然东征,经过三年苦战,终于平定叛乱,杀死武庚。

战后,周公旦吸取教训,在洛邑建立东都,加强对东方的控制。他封徽子启于宋,奉商朝祭祀;将商朝遗民分封给卫国,以防再生变乱。至此,商朝彻底灭亡,周朝的统治得以巩固。

商朝自汤至纣,共传十七世,三十一王,历时五百余年。商朝的兴衰给后人留下深刻教训:成汤以德得天下,纣王以失德失天下。这个历史规律,成为后世统治者的明镜。而商朝创造的灿烂文明,特别是甲骨文和青铜文化,则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